海牙峰会为啥被一句“爸爸”搅得满城风雨?这场原本该讨论安全合作的会议,最后竟成了欧美算经济账的擂台?
事情得从荷兰首相吕特那句“爸爸”说起。峰会期间,这位即将接任北约新掌门的政客,在非正式场合对美方代表来了这么一嗓子。乍听像闹着玩,可在场的欧洲政要脸色都不对——这哪是称呼,分明是把欧美关系里的那点“小九九”摊在桌上了。
要说这“小九九”,绕不开特朗普带来的硬指标:把国防预算提到GDP的5%。这数字看着简单,可欧洲各国财政部长直挠头——5%是啥概念?德国一年得多个1000亿欧元,西班牙得翻两倍,这些钱从哪来?削减医保?砍教育经费?老百姓能答应吗?
吕特倒是想了个折中的招儿:把5%拆成3.5%刚性军费和1.5%弹性支出,还把期限拖到2035年。本以为能两头糊弄,结果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当场拍桌子:“我们军费早超北约2%的要求了,再加2.1%?门儿都没有!”更绝的是特朗普,直接放话:“不答应就加双倍关税。”合着盟友关系在他这儿,就是“你出钱我保护”的买卖。
要说最让人意外的,还得是德国在联合声明里的“沉默”。以往北约开会,“中国挑战”跟固定节目似的,这次倒好,声明里连“中国”俩字都没提。德国为啥这么干?看看他们的账本就明白——大众汽车在中国每卖三辆车,就有一辆是中国市场的;西门子的高铁设备,一半订单来自东方。真要跟着美国喊硬话,德国工厂的生产线得停多少?工人饭碗得砸多少?
那边日韩也聪明,干脆没来参会。东京和首尔的算盘打得精:欧洲自己都为军费吵得不可开交,跑去凑什么热闹?再说了,跟着北约扩军,钱得自己出,风险得自己担,好处却让别人占了——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儿,谁爱干谁干。
可最扎心的还在后头。欧洲各国军费往上蹿,军工企业乐开了花。德国莱茵金属的股价,一年涨了170%,高管们奖金拿到手软。可老百姓呢?荷兰银行算过账,军费每涨1%,民生开支就得砍3%。看病贵了,孩子学费涨了,退休工资缩水了——这钱到底是保安全,还是保少数人腰包?
更离谱的是,全球发展援助资金今年要降20%。非洲的学校盖不起了,东南亚的疫苗买不起了,这些钱都跑哪去了?全填进欧洲的军费窟窿里了。这边大炮越造越多,那边穷孩子的书包越背越空,这算哪门子的“安全”?
海牙峰会散了,可留下的问题比来的时候还多。当“盟友”变成“提款机”,当“安全”变成“算账单”,当军工企业的股价蹭蹭涨,普通老百姓的日子紧巴巴——欧洲人该想想了:跟着别人的指挥棒转,真能换来长久的安全吗?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牛配资-牛配资官网-专业股票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