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郝景芳的闲聊自留地,关不关注请随意(但关注会有好运气)~~
一个孩子,初三刚开学的时候状态还过于松弛,没有很强的上进心,怎么办?
一个孩子,初三刚开学的时候确诊抑郁,常有死亡联想,不想上学,怎么办?
一个孩子,初三刚开学的时候数理不好,努力死磕,却依然有困难,怎么办?
可以明确告诉大家的是:结果,在初三毕业的时候,这几个孩子都考出了好成绩,去到了市重点高中。
这些都是我这一年做"学习咨询"的真实案例。
最近我会给大家讲讲这些孩子的故事。
以上三个孩子,是我做"学习咨询"的孩子,此外,还有两个跟童行课程体系成长多年的孩子,也是今年中考,也都考入了理想的重点中学。这些孩子各有不同特点,我也会讲讲他们各自的故事。
我做"学习咨询",一共十几个孩子。还有一些孩子年级低一些,六年级、初一初二都有。我也会挑拣一些故事写一写。
今天是这个系列文章的第一篇,我先讲讲我自己总体的观察和感触。
(一)为什么要做"学习咨询"?
最近这两年,我很关注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问题。
虽然童行书院不做语数外物化这些刚需培训课,但是学习成绩毫无疑问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。在童行的"不焦虑父母俱乐部"中,家长讨论得最多的也是孩子的学习问题。每一次我做答疑咨询,各个年龄段家长都在问学习。
最常见的一些问题就是:
- 孩子不爱学习、贪玩、厌学,怎么办?
- 孩子处于中等就觉得自己不错,没有上进心,怎么办?
- 孩子学某些科目有很大的困难,怎么办?
- 我让孩子加做一些练习题,孩子总不愿意,怎么办?
- 不同的学校,择校路径到底要怎么选择?
- 孩子一上初中,就什么时间都没有了,怎么办?
……
除了这些常见问题,这些年时常看到听到的孩子出现心里抑郁的情况,在我身边就不下五六起,当下紧张逼仄的学习环境,和心理问题频发不无关联。
这些学习问题,要如何应对呢?
我发现,我作为"育儿博主"的个人经验,以及从心理和教育书籍上看到的理论,不足以回答这些现实而具体的问题,我需要在更多真实案例中进行学习。
作为"育儿博主",我自己家的两个孩子过于"天使"(我家的情况,我会在文末稍加介绍),还不够让我面对形形色色复杂而困难的育儿难题。
作为"书籍解读者"(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中,解读了 75 本经典著作),西方经典心理学理论可以在框架上指导,但面对中式教育中特别的"内卷"现象,似乎解释力也比较有限。
因此,为了更好地积累帮助学生的经验,去年 8 月,我招募了一批"种子用户",作为我做"学习咨询"的首批学生,希望能在这些咨询的学生和家庭案例中,学习一些真实经验,总结一些能够推广开来的方法,无论是推广给更多老师,还是父母。
经过这一年"云养娃",十几个学生的咨询过程,我确实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体验,但也有一些我能更加确信的理念。
(二)学习咨询过程中,有什么心得?
我做学习咨询的学生一共有 15 人,有 4 个学生是小学生,其余 11 个学生是初中生。
我的第一个发现就是:初中生和小学生的"自我意识"比起来,强了非常非常非常多,这是一把双刃剑,可能伤敌,也可能害己。
小学生对自己的"学习状态"和"学习意愿"的叙述,都相对比较模糊,初中生就会明晰很多,自己的想法也会和父母产生分离。对于初中生,如果能用好这种自我意识,就是学习提升的利器;如果因为这种自我意识和父母有冲突,就会产生大量学习问题。这不是孩子的课题,而是父母一个很大的要跨越的心理的坎。
第二个发现是:学生自我策略越明晰,自我意愿越清楚,应试结果越好。
我每一次都会跟学生聊自己最近的学习状态、各科的学习评估、自我学习策略、未来意愿。我从来不辅导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一个科目,我就是和每个学生聊自己对于每个科目学习的自我认知:你觉得自己目前的优势和弱点在哪里,你觉得你自己弱点的原因在哪里,你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改善学习?
我发现,自我评估和意愿越清晰、越不内耗的学生,最终的考试结果越好。
第三个发现是:家长对学习成绩的心态越松弛,孩子的学习成就越满意。
这一年中,十几个孩子,如果父母原本就是心态松弛、对学习成绩不是特别看重,那么孩子的整体发展问题不大,我稍微一点拨,就能突飞猛进。
但凡父母有一点功利心,很想要让孩子成绩必须达到某些要求,这样的孩子就在不断用自己的力量达到下沉。孩子用自己的下沉,和父母的期望达到平衡。这种情况下,即便我费劲各种力气,孩子都只能维持现状,很难达到向上的速度。
所以我的"学习咨询",一大半的力气都在打碎父母的"功利心",让父母放弃要求成绩。
我原本以为我是在给孩子做咨询,但多数案例,我都是在给父母做工作。
如果父母完全没有功利心,孩子其实可以发展出一系列自我学习方法。
大家如果不愿意相信这样的结果,就请关注我近期一系列文章。
(三)经过这一年,有怎样的体会想推广?
第一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:起到关键作用的不是我,而是家庭。
如果让每一个家庭写回忆录,我做的事情(包括童行做的事情)也许只占不到 10%,重要的 90% 事情是孩子的学校和家庭完成的。而学校的作用方向是很难影响的,幸运时候是正向影响,很多时候是负向影响。
最终起作用的关键是家庭。孩子如果生在一个松弛而支持自己的家庭,是三生有幸,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。
第二,有关于学习的基本原理,所有家庭都可以领会。
其实学习的唯一重要原理是:让孩子对自己负责,并相信自己。
这一个唯一重要的原理,90% 以上的家庭并不能做到。因此,只要有能做到的家庭,就无一例外成为了简单的赢家。这个原理太容易理解,但是真正能相信孩子的家庭,就是凤毛麟角。
第三,孩子的兴趣爱好,对学习成绩有帮助
在我了解的这五个考上好高中的孩子的生命里,最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学习,而是他们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去做的事情。他们到了初三,都会全力以赴准备中考,但之前各种爱好,依然成为他们"续命"的能量来源。父母对这些兴趣爱好的包容,不是纵容,而是让这些孩子能够最终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依靠。
第四,通过很多孩子的案例,我相信,每一个孩子都有美好的前途未来,只要……
……
……
……
……
……
只要你,也发自内心相信。
(四)分享一 下我自己的育儿经验
我有两个孩子,晴晴(11 岁)和点点(7 岁)。
童行书院刚成立的时候,晴晴才两岁多,点点还没有出生。很多童行老用户都是跟着晴晴一起长大的。时光荏苒,点点现在都已经要升二年级,晴晴要升六年级了。
我为什么最近几年不再继续"育儿博主"的路线呢?最主要的原因是,晴晴年龄越大,我越发现她就是一个"天赋型选手"。
晴晴目前走体育生路线,每周训练跳水 18-20 小时,周二到周五每天训练 2-3 小时,周末每天训练 5 小时。也就是说,周中每天晚上 8:30 回家,周末每天全天训练,只有晚上时间学习。
在这种训练强度下,晴晴完全没时间参与任何课外补课,课外阅读时间都很少。
但即便如此,晴晴过去一到五年级,数学没有低于过 99 分,英语没有低于过 98 分,五年级大考也能考数学英语双 100 分。
我们完全没有辅导过晴晴任何功课,也完全不报任何课外培训班,她的成绩好,完全只是因为她自己的学习效率高。
而弟弟点点,小学一年级成绩不好,但他态度特别好。
我详细分析了一下,他很多地方的学习有困难,是因为他自己大脑的认知发展还有些滞后,很多地方的学习有困难,但不是最终学不会。
对比起来,点点比晴晴的学习,在同年龄段大概慢两年。弟弟是 2018 年 7 月生日,去年上小学本来就是年龄最小,而他的认知发展本来就比同龄人还要晚一点,跟上比自己大一岁的学生就更困难。
我并不认为"笨鸟先飞",而是相信可以"笨鸟后飞"。
弟弟学一年级的内容有些困难,我们就没有要求他 100% 掌握,而是掌握一部分就可以,一年级暑假依然在慢慢消化一年级的内容。以"脚手架"视角看,只要能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,感受到进步,这样的学习进度,就是好的学习进度。
以弟弟发展比较慢的视角去看,弟弟就没什么不好,他温和、耐心、接受指导,而且可以慢慢学会东西,也可以持续进步。他很乖,愿意做家长布置的任务,也为自己的细微进步而自豪。
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好宝宝。哪怕考试依然 60-70 分,也是优秀的宝宝。
好了,今天这篇文章言简意赅。大概总结了我自己做育儿和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,做了一些概念总结。
我想,这里面一定会有很多质疑,尤其是"父母越松弛,孩子成绩越好"这一点,一定有很多很多炮轰。因为这一点是完完全全悖逆所有当前教育理念的。
没关系,大家朝我拍砖吧。
我在后续的一系列文章中回应。如果后续的文章不能回应,我在以后的视频或直播中回应这个离经叛道、惊世骇俗的理念。这不是我的读书理论,这是我的实践总结。
有争议才好,有争议才有对每一个具体故事的关注。
现在,请大家期待我的具体每一个故事吧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广告时间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童行优秀学员家长一句话点破真相:
> "不是孩子不争气,是我们没找到‘省力杠杆’——童行给的不仅是方法,更是为人父母的底气。"
这个暑期,给自己一次「彻底省心」的机会!
⏰ 【童行书院 · 暑期父母成长特惠行动】限时开启!
【年度钜惠 · 省心父母养成计划】
⏰ 限时:7 月 28 日 10:00 - 8 月 1 日 24:00
�� 「父母省心课」系统训练
→ 暑期特惠价:
初阶:549 元;
初中阶:849 元;
初中高阶联报:1049 元
+ 赠送景芳老师父母答疑年卡
直播间直接下单领取 30 元叠加优惠券
牛配资-牛配资官网-专业股票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